在医疗体系中,护士不仅是医生的重要助手,也是患者直接接触的“白衣天使”,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中,护士若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医疗纠纷的漩涡中。
问题:当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出现错误,导致患者健康受损,其法律责任应如何界定?
回答: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作为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因过失造成患者损害的,由其所在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这表明,虽然直接行为人是护士,但法律责任主要归于医疗机构,这并不意味着护士可以免责,护士需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如被吊销执业证书或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为避免此类情况,护士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增强法律意识,同时医疗机构也应加强培训与监督,确保每一位护士都能在法律框架内安全、有效地执行任务。
护士在医疗纠纷中的角色虽具双重性——既是受害者又是责任承担者之一——但通过加强法律教育与监督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纠纷发生,保障医患双方权益。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