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当心脏的泵血功能如何‘力不从心’?

心力衰竭,当心脏的泵血功能如何‘力不从心’?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简而言之,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出足够的血液来满足身体需求的状态,这一复杂病症常由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引发,其核心在于心脏的收缩或舒张功能受损。

在心力衰竭的早期,患者可能仅在重体力活动时感到乏力或呼吸困难,但随着病情进展,这些症状在轻微活动甚至休息时也会出现,严重时可导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即平躺时呼吸困难,需坐起才能缓解,心力衰竭还常伴有体液潴留的症状,如双下肢水肿、腹胀、体重异常增加等,这是由于心脏无法有效排出体循环中的血液,导致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

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于综合管理,包括药物治疗(如利尿剂、ACEI/ARBs、β阻滞剂等)、生活方式调整(如限盐、戒烟、适量运动)以及在必要时采用心脏再同步治疗或心脏移植等介入手段,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医学进步显著,但心力衰竭仍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密切监测的慢性疾病,患者及其家属需充分了解疾病知识,与医疗团队保持紧密合作。

心力衰竭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综合治疗和长期管理的复杂病症,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日常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

  • 能否通过饮食管理有效缓解心力衰竭症状?

    能否通过饮食管理有效缓解心力衰竭症状?

    心力衰竭,这一复杂的心血管疾病,其症状管理不仅依赖于药物治疗和定期的医学监测,还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缓解心力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作用。限制钠盐摄入是关键,过多的钠会导致体内...

    2025.02.08 00:00:16作者:tianluoTags:饮食管理心力衰竭

发表评论

  •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5-02 03:16 回复

    心力衰竭,心脏泵血力不从心时如何艰难维持生命之流?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