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医疗浪潮中,新密市某医院因电子病历管理不当而卷入了一场医疗纠纷,患者李某因病入院,后因治疗效果不佳,家属认为医院存在过失,并指出电子病历存在修改痕迹,要求医院给予说法,此案引发了关于电子病历在法律证据中的地位及其管理规范的广泛讨论。
电子病历的法律效力
电子病历作为医疗信息的数字化载体,其真实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到医疗纠纷的公正处理,根据《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等规定,电子病历的修改需有正当理由并经上级医护人员同意,且修改处需保持原貌,新密市这起案例中,医院未能严格遵守这一规定,导致其电子病历的修改成为了被告方攻击的“软肋”。
法律边界与应对策略
面对电子病历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医疗机构需建立严格的电子病历管理制度,确保其生成、存储、传输和修改的每个环节都有迹可循、有责可究,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电子病历操作技能,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医疗机构应主动提供完整的电子病历资料,并积极配合司法鉴定,以证明自身清白。
新密医疗纠纷案再次提醒我们,在医疗信息化的今天,电子病历不仅是医疗行为的记录者,更是医疗纠纷中不可或缺的法律证据,医疗机构需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不忘法律之“锚”,确保每一份电子病历都能成为维护医患双方权益的坚实盾牌。
发表评论
新密医疗纠纷的解决,需在电子病历管理中明确法律边界以保障患者隐私与权益。
新密医疗纠纷,电子病历管理需守法界线;保障患者隐私权与信息安全。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