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顾名思义,是指心包——即包裹心脏和大血管的纤维浆膜层——发生炎症的疾病,其症状多样,轻者可能仅有轻微胸痛、气短等不适,重者则可能出现急性心脏压塞症状,如呼吸困难、紫绀、甚至休克。
心包炎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如结核、化脓性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肿瘤侵犯等,感染性心包炎尤为常见,尤其是结核性心包炎,在我国尤为多见,值得注意的是,心包炎常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心脏疾病并存,形成所谓的心脏“三联征”。
治疗心包炎,首先需针对病因治疗,对于感染性心包炎,应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结核性心包炎,则需进行抗结核治疗,应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以增强其抵抗力,在急性心脏压塞症状出现时,需紧急进行心包穿刺术以缓解症状,对于慢性心包炎患者,若出现心包缩窄症状,且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进行心包剥离术。
心包炎虽不常见,但其危害不容小觑,及早诊断、针对病因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治疗的关键。
发表评论
心包炎时,保护心脏的‘外衣’发炎了?及时就医是关键!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