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一名称背后隐藏着因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而导致的红细胞发育不良的复杂病症,其发病机制在于这些关键营养素的缺乏阻碍了DNA的合成,进而影响红细胞的成熟过程,最终导致红细胞体积增大、形态异常,并伴有血红蛋白的减少。
病因探析: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直接原因是维生素B12或叶酸的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代谢异常,长期素食者、老年人、慢性胃病患者以及接受胃切除手术的人群因各种原因易发生维生素B12缺乏,而叶酸缺乏则多见于孕妇、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以及长期酗酒者。
诊断要点: 诊断时,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发现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同时伴有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的增加,这提示了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可能性,血清维生素B12或叶酸水平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胃镜)有助于明确病因。
治疗策略: 针对病因治疗是关键,补充维生素B12通常通过注射或口服维生素B12制剂进行,而叶酸则通过口服补充,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常规,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因疾病或药物导致的吸收障碍患者,还需治疗原发病或调整相关药物使用。
预防措施: 预防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关键在于均衡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12和叶酸,对于特定高风险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及胃部手术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营养素的筛查和补充。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虽因营养素缺乏而起,但其诊断与治疗却需细致入微地考虑个体差异与病情变化,通过科学的诊断与合理的治疗策略,我们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其康复。
发表评论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源于叶酸或B12缺乏的病因诊断与补充治疗策略。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