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病因、诊断与治疗策略

在临床实践中,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一种因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红细胞发育不良的疾病,其典型特征是骨髓中红细胞体积增大,形态异常,并伴有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病因分析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叶酸或维生素B12的缺乏,叶酸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及肉类中,而维生素B12则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蛋类和乳制品,当这些营养素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时,可引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酒精中毒、肠道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叶酸或维生素B12的吸收障碍或利用不良。

诊断流程

诊断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首先需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关注患者是否有上述病因的暴露史,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骨髓穿刺活检可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异常,进一步确诊。

治疗策略

治疗上,首先应纠正病因,如改善饮食习惯、停用可能影响营养素吸收的药物等,随后,给予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的补充治疗,通常采用口服或注射形式,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病因、诊断与治疗策略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诊治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